学院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 页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这个夏天,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赴金华地区“返家乡”实践团以“服务学子、助力成长”为初心,开展了两场针对性十足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7月20日,实践团走进永康市五金技师学院,将传统文化与大学招生、资助政策送到高中生身边;7月21日,实践团深入乡村,把国家资助政策与防诈知识送进农户家中,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。

7月20日:校园宣讲——文化润心,助力升学

首先,团队成员陈煊雅作自我介绍后,围绕永康文化展开讲解,将其分为传统技艺与民俗文化两类。文化分享后,实践团向同学们介绍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,从地理位置、师资力量、教育理念与目标等维度全面介绍,为他们后续高考志愿填报提供更多选择,也为院校招揽新兴人才搭建桥梁。最后,实践团还介绍了大学资助政策,明确生源地贷款、校园地贷款的便利性,以及国家助学贷款对学费与生活费的覆盖作用,让有需要的同学知晓“不会因经济条件放弃大学梦”,现场同学们均认真聆听,渴望未来能借助政策支持完成学业。

活动尾声,我们在第一教学楼下随机采访两位高中生。一位同学建议学校开设传统文化宣传课,以提升年轻人对永康文化的兴趣,助力濒危文化延续发展;另一位同学则表示,永康“中国五金之都”的称号源于五金文化,其中蕴含的吃苦耐劳精神令人振奋,希望自己能在文化熏陶下不断提升,成为更优秀的永康人。

7月21日:进村入户——政策暖心,防诈安心


校园宣讲传递文化与升学希望后,我们聚焦农村家庭对资助政策的信息需求,于7月21日开展“大学生资助政策进村入户”宣讲活动,切实推进教育公平,打通政策宣传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团队前期做足准备:系统学习国家及地方资助政策(含国家助学贷款、奖学金、助学金、学费补偿代偿等),整理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;同时联系村委会与乡镇教育部门,确定宣讲对象与入户路线,为活动顺利推进奠定基础。7月21日,志愿者们分组行动,顶着烈日走村串户,深入多个自然村。他们用当地方言与村民亲切交流,结合真实案例讲解资助政策的申请条件、流程及注意事项。此前不少家长对政策一知半解,甚至因“担心贷款难还”不敢申请,经志愿者详细解释后,大家逐渐放下顾虑,纷纷表示会为孩子积极申请。

除入户讲解外,团队还在村委会议室设置临时咨询点,集中答疑并发放宣传册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许多村民携子女前来咨询,志愿者们一一记录问题、耐心解答,真正实现“政策送上门、服务送到家”。

考虑到电信网络诈骗频发,不法分子常利用学子申请资助的急切心理设陷阱,团队特意将“防范电信诈骗”纳入宣讲内容。志愿者们列举“发放助学金”“返还学费”“注销助学贷款”等常见诈骗套路,揭露作案手法,并反复叮嘱:“要求到ATM机或网上银行双向操作、索取验证码、提前缴手续费的都是诈骗!所有资助项目均不要求预先付费。”同时,协助村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,提醒通过教育部门、学校等官方渠道核实信息,遇可疑情况立即报警,守住助学资金安全。

未来,团队将继续跟踪资助政策申请情况,提供必要帮助,确保政策惠及所需学子,为推进教育公平、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

两场实践活动,虽场景不同、对象各异,但都承载着我们对“助力求学”的初心。从校园里的文化共鸣与升学指引,到乡村中的政策解读与安全守护,实践团不仅为学子与家庭送去实际帮助,更在实践中锤炼了自我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带着这份热忱,让青春服务延伸到更多需要的地方,为更多求学梦保驾护航。

(通讯员:杨丹婷)












上一篇:暑期社会实践|党建搭桥、校媒携手,学院学子助农直播让“田间葡萄”香飘云端

下一篇:童志锋院长带队访企拓岗并走访校友

关闭